談及暢銷書 《刺蝟的優雅》 ,我憶起王菲曾經透露她小時候養過刺蝟當寵物,嗓音空靈的王菲連養寵物的品味都不同凡響。
成英姝提到這本書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作者妙莉葉.芭貝里(Muriel Barbery)的文筆犯了包括她在內,許多大頭症作家都有的通病,那就是字裡行間有濃濃地自命不凡的味道,簡單地說妙莉葉.芭貝里筆下的人物就是充滿一種自作聰明、自恃甚高的樣子,彷彿他以外的人都是蠢材、浩呆,但也頗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況味,有時候這種炫技式的操作手法反而對某些讀者的胃口,令讀者欽佩、仰慕,感覺作家很了不起。
我還記得自己跟一個平日畢恭畢敬的人,平常時總是一副很客氣、很禮貌的應聲蟲模樣的人談到這個現象,他毫不留情地批評成英姝那副德性就是典型的臭老九,看一個人不要只看到他的表面,要懂得觀微知著,眼前這個人就是典型會扯人後腿、背後中傷別人的小人,因為他平時內心壓抑的情緒和暗鬼特別多。
女主角芭洛瑪是一個十二歲的天才兒童,她總是冷眼旁觀看待發生在她週遭的事情,對這個世界保持一種距離。這本小說和2009年改編小說上映的電影都有提到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這個場景出現在小女孩指正父親的友人對棋藝知識的謬誤,芭洛瑪忍不住對她的聽眾演講時:「國際象棋要殺死對手才能贏,圍棋最厲害的一點要活下去才能贏,而且還得設法讓對手也活下去,生死只是佈局好壞的結果,最要緊的是好好佈局。」
人生要是錯過正常運作的時間點,則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彌補之前的空缺,杜秋娘做的那首七言樂府詩《金縷衣》,堪稱老掉牙的俗諺說得好:「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希望每個青年人都能珍惜光陰,我也存著僥倖的心理,希望就像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說的:「明天又變成一個好人」,永遠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荷妮寫給她認識小津先生前唯一的朋友曼奴菈的信上的一句話也很美:「高貴的心是一種會傳染的感情,妳把這感情傳染給我,使我成為一個有能力和別人交換感情的女人。」她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只是個門房,可是她在精神上是不折不扣的女貴族。